當年,我沒上過幼兒園
小時候只上過幾天的育紅班,據(jù)說在村里的一間房里,一個阿姨看著幾個孩子。過了幾天,就沒去上了,因為孩子們總是搶玩具,打架。
再后來,家里蓋新房,四下游玩的我驚奇的發(fā)現(xiàn),每天都有一群小朋友一起有說有笑的路過我家房后的那條小路。帶著紅色的領(lǐng)巾,背著斜跨的書包。印象深刻!
于是拉著爸爸問,“他們要去哪?干嘛?”爸爸是如何回答的已經(jīng)記不清了,但得知“上學”這件事的心情充滿了渴望。
大概,對自己每天在房前屋后閑逛生活不滿;大概,做為當年為數(shù)不多的獨生子女的我,對有小朋友在一起玩充滿了渴望;大概,對上學真的一無所知,充滿好奇。于是,我期待上學的憧憬,足足忍了三年!
這個回憶引起很多的思考,如今的孩子還會像我那時期待“上學”嗎?如果孩子們那么害怕去幼兒園,這其中是什么樣的因素起了變化呢?也許下面的語言值得深思:
“你長大了,該去上學了,不能每天只是玩?!?/span>“明年你就該去幼兒園了,要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,爸爸媽媽不能總是幫你了?!?/span>“只有現(xiàn)在吃苦,以后才能享福。你要上學了,不能太嬌氣?!?/span>
言語中傳遞的信息,讓孩子們聞到了“幼兒園”“上學”里討厭的味道。
學習是痛苦的嗎?
說起來很多人不理解,自己是個覺得學習充滿樂趣的人。也許正是因為兒時的三年向往,走進學校讓我體會到很多樂趣。
于是,如今我是堅定的“學習快樂派”,聽到那些“學習痛苦論”的言辭,總?cè)滩蛔g一番。
學習是不是痛苦的?這個問題不好講,現(xiàn)實很清楚,上學是痛苦的嗎?很不幸,大部分的孩子體會到了這份痛苦。
發(fā)現(xiàn)了嗎?我換了一個名詞,“學習”換成了“上學”。
不兜圈子了,這兩年接了十幾個厭學的咨主,從最小的5歲到最大的14歲,在現(xiàn)實中我已經(jīng)確定了答案。
讓孩子厭煩的、討厭的、感到痛苦的,并不是真的學習,而是“學業(yè)”。這兩者的區(qū)別,學業(yè)是別人安排的“學習”任務(wù)。例如,重復(fù)性的作業(yè),懲罰性的作業(yè),還有挑錯改錯、批判比較等等。
所以,這些痛苦是“別人”帶來的,而讓“學習”背了鍋。
厭學,別蔓延進幼兒園
2018年的7月,教育部又發(fā)布了一份通知,開展幼兒園小學化的專項治理,這一次專門提到了社會培訓機構(gòu)也不得以學前班、幼小銜接等名義提前教授小學內(nèi)容。
這份通知被很多家長吐槽,擔心自己的孩子沒辦法找到教授“知識”的“幼小銜接班”,擔心上了小學跟不上,影響信心而導致厭學。
很無奈,只有懂得孩子的心智發(fā)展規(guī)律,才能明白為什么要嚴格規(guī)定6歲之間不允許教授小學內(nèi)容。簡單講,這是人發(fā)展過程中不可逾越的生理界限,也就是抽象思維的完備。
書本知識的學習,是建立在抽象思維的基礎(chǔ)上的,文字、數(shù)字都是抽象符號,六歲之前不適合學習,并不是因為孩子記不住,而是不適宜理解。
當這些不適合孩子的學習內(nèi)容大量進入幼兒園時期,孩子的學習難度增加,學習樂趣減少。接下來,面對孩子的就是成人的焦慮、情緒,一遍又一遍的催促、說教、懲罰,于是快樂的“學習”消失了,糟糕的“學業(yè)”來臨了,研學隨之而來。
不需要懷疑,專業(yè)、負責任的告訴大家,幼兒園必須以游戲為主體,以具體思維為主線,可以鍛煉抽象思維,卻不可以教授抽象的知識。
世上的事,紛紛雜雜,也許說不清,但厭學這件事,改變的路一定在“成人”這里,不在“學習”那里。
父母、老師們,您說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