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當下嚴峻激烈的教育競爭中,許多家長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,已經(jīng)給孩子帶來了很大的壓力,甚至很多學生出現(xiàn)了厭學情緒。初中生的厭學情緒尤為突出,有的還伴隨抑郁癥、狂躁癥、嚴重的逆反情緒等。那么厭學情緒是什么因素引起的呢?家長們又該如何挽救厭學癥的孩子呢?
一、初中學生厭學怎么辦呢
1、幫助孩子找到學習動機,讓孩子在學習中感受到愛、關(guān)注與被需要的感覺。根據(jù)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,除了生存與安全感外,人還有愛和歸屬、自尊和自我實現(xiàn)的需要。作為學生來講,生活中的絕大部分時間都在學習,如果,在學習中他們能夠滿足這些需求,自然也就不會產(chǎn)生厭學的情緒。
2、從行為主義的角度,如果在學習中,孩子能不斷的得到鼓勵或者其他各種形式的正強化,他就會認為學習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,厭學也就無從談起。
3、家庭教育對孩子來說至關(guān)重要,孩子的問題很大程度上來源于父母,孩子調(diào)整的同時,父母要積極配合,找到自身的問題,與孩子一同成長。
4、對孩子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,讓他們了解學習的本質(zhì),關(guān)注學習過程本身,而不是為成績所累。很多時候,孩子并不清楚學習應該學什么,學習到底有什么意義,現(xiàn)行教育體制對成績的強調(diào)幾乎是他們對學習的唯一印象。這樣,成績不好的孩子對學習的厭惡也就非常自然了。此外,很多孩子非常渴望學好,但卻缺乏正確的方法,久而久之他們的自我效能感會大幅下降,對學習產(chǎn)生習得性無助等問題,因此就開始逃避學習。
5、作為應對,我們應該與孩子一同探討學習的本質(zhì),降低他們對成績的關(guān)注,重新認識到學習過程的重要性,強化他們對學習過程的興趣。學習方法的指導,可以讓他們在學習時變得輕松,從而也更能享受學習的樂趣。
二、初中生厭學的表現(xiàn)有哪些
1、學習興趣不濃,缺乏長遠動機。這部分學生大多數(shù)學習成績不佳,對學習感到乏味,學習缺少主動性,窮于應付學習任務,感到學習是一種苦差事,簡直是活受罪,但是迫于老師、家長的壓力,不得不每天背著書包到學?;烊兆?,只求完成義務教育初中畢業(yè),或只打算考技校、職高,希望早日參加工作,缺乏長遠的奮斗目標。
2、信心不足,自暴自棄。這部分學生由于學習成績差而產(chǎn)生自卑感,加上外界壓力,如老師的批評、家長的訓斥、同學們的恥笑等,使之失去信心,自暴自棄,破罐子破摔。一談起學習就心煩意亂、苦悶、焦躁、頭痛,一進教室就情緒低落,對考試抱著一種無所謂的態(tài)度。
3、圖眼前實惠,需要層次低。由于家庭的負面影響,他們貪圖眼前實惠,需要層次低,錯誤地認為只要有錢就有一切,能撈錢就是有能耐,有了錢可以吃得好,穿得好。因此,從小就一心想撈大錢,有了錢就吃、穿、玩。對于如何發(fā)展自己、完善自己考慮很少。
4、意志薄弱,克服困難毅力差。他們有過強的依賴心理,學習上不愿意獨立思考,一旦失去輔導成績便一落千丈,一遇到難題,就叫苦不迭,整天沒精打采,灰心喪氣,意志消沉,悲觀失望。
三、初中生為什么會厭學
1、缺乏正確學習目標。這部分學生大多學習成績不佳,學習被動,對學習感到乏味。認為學習是一件苦差事,但迫于老師、家長壓力,不得不每天背著書包到學?;烊兆?。
2、有的家長忙于自己的事業(yè)發(fā)展和賺錢養(yǎng)家,從而忽視了對子女的教育。而有的父母自身生活態(tài)度就很消極,整天打麻將,吃喝玩樂,無所事事,無所追求。
3、不少學校只以追求升學率為主要目標,很難針對厭學學生特點進行教育。隨著時間加長,考試次數(shù)增加等因素使一部分學生不斷產(chǎn)生新的學習困難,導致更加厭學。
4、部分教師對優(yōu)生和厭學學生不同教育價值觀。客觀上造成孩子學習機會不均。教師對厭學學生的消極期望影響了他們的自我判斷,使其失去進一步學習的興趣、信心和動力。
5、不良社會風氣和文化對孩子也產(chǎn)生一定影響。如“一切向錢看”的扭曲思想,不健康電影錄像等也對青春期孩子產(chǎn)生極壞影響。再或結(jié)交社會不良青年耳濡目染,逐漸厭學。
四、厭學的概念是什么呢
1、厭學是學生對學習的負面情緒表現(xiàn),從心理學角度講,厭學癥是指學生消極對待學習活動的行為反應模式。主要表現(xiàn)為學生對學習認識存在偏差,情感上消極地對待學習,行為上主動遠離學習。厭學問題已成為阻礙學生身心健康發(fā)展的重要問題。厭學情緒和逃學行為是一對孿生兄弟。厭學情緒是逃學行為的主要原因之一,而逃學行為則是厭學情緒的極端表現(xiàn)。
2、人們常把逃學和厭學聯(lián)系起來。厭學可表現(xiàn)為很多種形式,如:孩子變得不愛上學,不愿見老師,甚至每到上學前,孩子就喊“肚子疼”、“頭痛”等;有的孩子不愿做作業(yè),一看書就犯困;即使在沒有外界干擾的情況下,注意力也常常不能集中;有的孩子雖然也在看書,卻“看不進去”;不愿大人過問學習上的事情,對父母的詢問常保持沉默,或者表現(xiàn)煩躁,或者轉(zhuǎn)移話題;上課時常打不起精神,課后卻十分活躍,表現(xiàn)為“玩不夠”。而逃學作為厭學的極端行為則主要表現(xiàn)為不去上學,然而,有關(guān)調(diào)查發(fā)現(xiàn):我國有46%的學生對學習缺乏興趣,33%的學生對學習表現(xiàn)出明顯的厭惡,真正對學習持積極態(tài)度的僅有21%。
五、解決厭學的對策
厭學和逃學是學生學習活動中的一種“病癥”,它嚴重影響了學習活動的順利進行,對少年健康成長有很大危害性。我們應該盡快消除學生中的厭學和逃學現(xiàn)象,使學習過程和手段,與學習目的得到統(tǒng)一。如何才能消除厭學和逃學現(xiàn)象呢?
(一)家長方面
1、家長對孩子學習狀態(tài)的估計要客觀,期望要合理。不應該把自己沒有滿足的求知欲加到孩子身上,把失去的東西從孩子身上得到補償,而對孩子的期望過高。使孩子在超負荷的運轉(zhuǎn)中,對學習和掌握知識產(chǎn)生厭恨。應該正確的做出估計,既不要盲目樂觀,更不能低估。
2、家長應該幫助孩子樹立信心,孩子厭學顯著的特點是喪失了信心,這時候家長應該對孩子適當?shù)亟档鸵?,?chuàng)設(shè)情境,讓孩子嘗到成功的滋味、體驗成功的喜悅,增強信心、克服自卑,要多傾聽、多寬慰、多關(guān)心孩子的身體和心境,糾正厭學情緒。
3、家長應該給孩子一個輕松的家庭氣氛,不要一天到晚對孩子千叮嚀萬囑咐,講道理,打比喻、舉例等,雖然對孩子的生活起居照顧的很好,但是讓孩子沒有真正感受到寧靜、溫馨的生活環(huán)境,也沒有了自由獨立的能力。
4、家長對孩子要注意激勵的方式方法。學會贊美和鼓勵,家長必須懂得,語言贊美會對孩子的學習起到很大的鼓勵作用,對孩子的進步要及時給予肯定。在批評孩子的時候要注意場合和適度。平時要以表揚為主,少用批評、責怪,批評過多,會使孩子情緒低落,學習時更易犯錯誤。
5、家長也可嘗試利用興趣與學習之間的遷移。由于有特長、有興趣孩子會經(jīng)常受到學校和家長的表揚和鼓勵,使他們的興趣勁頭也會潛移默化地轉(zhuǎn)移到學習方面來,從而相得益彰。
6、家長應該培養(yǎng)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。家長對孩子良好習慣的形成要從小做起,對孩子的學習原則上可以指導,但決不包辦代替,讓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確立責任感和獨立性。
7、幫助孩子確立正確的學習方法。合理利用時間和大腦,不搞疲勞戰(zhàn)術(shù),以質(zhì)取勝。
8、做孩子的朋友,要了解孩子,幫助他們,特別要給予認可,讓其自信。(可把自己曾經(jīng)的困惑當作教材,以身示教)。對于他們要伸出友愛之手,讓他們?nèi)谌氲郊w當中去,不為人際所困擾,資料表明,很多學生的心理問題是家長和教師沒有重視的結(jié)果。改進心理上對集體生活的適應能力。
9、家長應該告訴孩子正確的學習動機,孩子缺乏學習的心理動力,是因為在家庭中不應該過分嬌慣使孩子對的知識內(nèi)容缺乏興趣,與老師和同學之間均未建立良好的關(guān)系,或自尊心受到傷害,對學校有消極情緒,缺乏吃苦耐勞和堅韌不撥的意志,只愛聽表揚的話,經(jīng)不起批評和挫折,心理自衛(wèi)能力差。孩子缺乏得最多的是價值觀和人生的態(tài)度。當今社會,優(yōu)秀的品德是人的重要財富。所以家長應該首先明確,誠信、刻苦、認真都是優(yōu)秀的品德,要教孩子分析問題和了解人的方法。
孩子都希望有一個溫暖而安寧的家,父母恩愛,也愛孩子。但父母一旦感情破裂而離婚,孩子就會和一方生活在一起。這時候父母對孩子的生活和學習更應該多一些的關(guān)懷,讓孩子感受家庭的溫暖,而不是感覺自己無依無靠,仿佛是棄兒,因此備感焦慮、傷心。
總之,家長對孩子在學校的情況應該多一些了解,平時對孩子應該多一些鼓勵,少一些責備。和孩子多一些交流,努力做孩子的朋友,不要總把他們看成是一個沒有思想的小孩子。